作为一种战略性业务架构,共享服务以客户服务和持续改进的文化为核心,实现价值导向服务,促使组织在更大范围内,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能够集中精力于其核心能力,从而使各业务单元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。
向组织内提供信息技术服务,将系统的通用化能力进行整合,赋能到各个业务单元,无需重复开发建设即可快速响应各组织的业务需求,从而实现 IT 建设的敏捷性。
将人力资源相关的事务性工作集中起来,建立一个服务中心。该中心为所有的业务单元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,这些服务包括入职、调岗、离职、社会保险、劳动合同、专家服务等。
将分散的、重复的财务基本业务,从各成员单位抽离出来,通过互联网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,实现为各业务单元跨地区的标准化、流程化、高效率、低成本的财务服务。
可以将常规性的客户服务,通过互联网自助的方式集中进行处理。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规模化效应,集中资源,建立更加标准完善的服务体系,为客户提供包括订购、关怀、售后、咨询、投诉等服务。
提供更多专业性共享服务中心,例如法律事务服务、检测试验服务、后勤管理服务、调查评价服务、物流配送服务、专家咨询服务、商旅出行服务等。
如今,我们已不再仅仅为了生存而工作,更为了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工作。
各类新兴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体验,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、更便捷、更高效。不仅在生活中我们关注体验,在工作中我们也同样关注。
今天的员工对工作的期望已经有所改变。他们更在乎从事的工作是否能提高整体生活体验,而不再仅仅关注那些传统因素,如企业资质、薪酬水平、绩效考评等。以下示例说明了新一代员工在工作中最关心的内容:
以人为本的工作让员工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,并更健康地开展工作,从而有助于提升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。
沟通方式的改变,使得信息共享与人际合作变得更简单也更频繁。工作中的社交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。
新一代的员工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不断更新的技术,同时也更倾向于在工作中使用最新的技术成果,并从中感受创新的乐趣。
随着自动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,人们也更倾向于寻求那些更有价值的工作,从而获得更高的工作满足感,而不愿去从事那些随时可能被机器取代的工作。
国际上的相关研究表明,采用共享服务中心模式,平均投资回报率和人员精简率均可达到约25%。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专业化服务的流程与系统、共享的规模化运作和持续改进的动力,显著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共享服务中心更容易执行在非核心业务的制度和流程、数据标准化和内部控制等要求,保证必要的一致性和标准化,提高管控水平,降低风险。例如,统一的基础数据定义和数据准确性,是许多组织长期的难题。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有效解决其业务范围内这方面的问题。例如,宝洁公司共享服务中心建立并维护全球统一的主数据库,显著提升了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数据准确性。
在组织快速发展过程中,核心业务往往得不到足够的人力资源及职能部门的支持,造成核心业务聚焦困难、发展质量低下。共享服务中心可以释放低效利用的管理资源,来聚焦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,促进核心业务的发展。
通过共享服务可以增加其敏捷性与灵活性,快速复制最佳实践或者整合非核心业务能力,在并购中更快速高效地整合各个组织。例如:宝洁公司在2004年兼并吉列公司后,依靠全球业务服务中心(GBS)在2年内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并购后的整合,发挥并购的优势,创造了业界奇迹。
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向其他组织提供有偿服务,获得利润。例如,通用电器公司的前印度共享服务中心(现在的GECIS)在为集团服务的过程中逐渐成熟,通用电器将其60%的股份对外售出使之步入社会化经营,收回投资的同时得到了极高的溢价收入。现在该中心已对外提供服务而成功转型为全球知名的BYO提供商,为通用电器继续创造高额回报。
实施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为组织降低运营成本,获得经济效益,加强内部管控。
共享服务中心(Shared Service Center,SSC)是将原分属于不同业务单元的职能管理(如:财务、人力资源、IT等)领域内的工作,从业务单元中分离出来,形成专门的组织进行运作,以期确保跨组织的协同,履行专业化、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原则,保障职能管理的高度和深度,实现职能中心。同时解放业务部门,使得业务部门将精力转移到主价值链,聚焦于实现主价值链上各职能领域的增值能力和效用。